【日俄战争】清朝末年的日俄战争始末

第三視角看世界
17小时前
19世纪末期,兴起于欧洲东部、后向西亚、巴尔干和亚洲北部扩张的俄国的领土已经扩张到228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陆地面积17%。据俄国1904年所作的人口调查,总人口约为1.41亿人。俄国急需不冻港,俄国便把目光转向了远东。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北京,当时俄国也来了;可是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俄国来后,就赖在中国东北不走了。这招致日、英、美等列强的反对。

如此庞然大物,自然引起了当时头牌帝国英国的戒备。为了牵制俄国在中国等地的扩张,日本为了准备和俄国开战,英日有了勾结在一起的共同利益。

美国自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俄国拒之门外。为了打破俄国对我东北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站在日本和英国一边。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

法国在和英国争地盘,日英结盟,法国就和俄国结盟。可是法国希望俄国把主要军事力量放在欧洲,以牵制英国和德国,并不太希望卷入俄国在亚洲之间的争斗。

大战前俄日态度
沙皇尼古拉二世知道俄国准备不足,希望推迟战争,认为”时间是俄国最好的盟友”,”每一个年头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但是,他确信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政策,而”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

日本看穿了俄国的谋略,认为”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俄国取胜的机会”,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加紧备战,同时对俄国展开外交攻势。瞧,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想给你打仗,他就先要跟你谈判,试探你的实力试探你的底气试探你的要求。日本本身就不想谈判,谈判只是幌子而已,所以日本在日俄谈判过程中,日方不断提高要价,开始则要求俄国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继而要求打入”南满”,最后又要求在”北满”及其他地区的权利。尽管沙皇政府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谈判,以争取时间,但日本统治集团决心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和俄国准备不足的致命弱点,于1904年2月6日正式与俄国断交,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

日俄两国开战,实力究竟如何呢?让我们看下日俄两国的实力对比。

日俄实力对比
战争前夕俄国总人口达1.41亿人,1904年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但是俄国将近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区,在远东只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148门炮、8挺机枪),同时,俄国海军拥有200余艘战舰,其中太平洋分舰队拥有60余艘作战舰艇(19.2万多吨)。

日本总人口约4400万。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战争初期,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火炮中37%为山炮,适于东北战场的地形特点。机枪147挺。海军是日本建军的重点。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有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不少军官曾到德国留学。部队和院校也雇请了许多德国教官,按德军条令进行训练。东北战场日军统帅大山岩元帅就是毛奇的信徒。普法战争期间,他在普军中亲自观察毛奇军事思想的运用。他总想在日俄战争中打出一个”色当”来。他的指挥艺术比俄军高明。日本海军的作战思想,同陆军一样强调进攻。”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曾在英国学习。他积极求战,但重视准备,行动谨慎而诡诈。就总体而言,俄国人口和陆海军数量都大大超过日本。但具体到远东战场,则日本的实力超过俄国。加上其他有利条件,如后方近,训练和装备较好,指挥能力较强,对中国东北情况熟悉等等,则日本的优势更为明显。

英日同盟
世界列强不断地在世界抢夺殖民地,尤其俄国在东亚的中国和朝鲜逐步扩大势力范围,这让日本坐立不安又跃跃欲试。可是面对强大的俄国,日本当时的“帝国议会”意见并不统一。伊藤博文和井上馨等人探索和俄罗斯妥协的途径,但是山县有朋、桂太郎、西乡从道、松方正义和加藤高明等人主张和俄国对立早晚无法避免,主张和英国结盟,对俄国积极备战。

要和俄国打仗,首先要先找盟友。当时世界五大帝国中,老大英国的地位不容质疑。当时英国的军事和经济等实力,即使是其他四国加起来也未必能战胜。英国是世界级霸权国家。和英国结盟,显然对日本有利。

日俄谈判最终失败。时任日本外交大臣的小村寿太郎加快和英国谈判,缔结日英同盟。伊藤等人不反对日英同盟,于是1902年1月30日,在英国伦敦英日同盟缔结。同盟主要内容包括:缔结国的其中一国为了侵略他国进行的战争,盟国需要中立,并防止更多的国家参战;如果出现其他国家参战的情况下,那么作为同盟国有义务给予帮助并参战。白话解释就是:日本和俄国打仗,英国要中立,并且要阻止法国&德国参战;如果法德参战的话,那么英国必须支持日本!

这内容简直就是为日本侵略中国和俄国开战量身定制的盟约。英国不傻,可是英国为什么和日本结盟,那是因为英国正在非洲抢夺殖民地,也希望日本能遏制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签约的时候,背地里日本向英国传达了将要对俄国战争的想法,英国答应了有偏向日本的中立。缔约两年后的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英国表面保持中立,其实暗地里向日本传达了很多有价值的谍报:比如俄国海军怠工,玩忽职守等。尽管日本当时有自己的谍报人员,但是和当时的英国相比还是相形见绌,英国在全世界都有情报网,英国提供的情报的价值,对日本而言,无法计量。

日本是如何决战的?
决定开战前,在要不要和俄国开战问题上,明治天皇拿不定主意,十分焦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侥幸战胜了清朝,但是面对俄帝国,明治天皇其实很矛盾。开战决议前夜里(1904年2月1日),明治天皇紧急召见他最信赖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

伊藤赶过来后,明治天皇就对他说,今天会在内阁会议上议论重大事件,朕想提前听听卿的意见。

伊藤跪拜在地,说,国难当头,万一军事不利,那么陛下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是如果任由俄国欺压,日本将陷入重大危机之中,现在必须做出决断。

伊藤回答后就回去了。当天下午日本召开御前会议(所谓的御前会议就是天皇在场的会议)从一点四十分开始到傍晚才结束,由于主战派占主流,会议决定开战。(伊藤博文反对无效)

日俄开战前日本御前会议出席人员

日本是如何备战的?
伊藤博文
会议结束后,伊藤叫来金子贤太郎,对他说,你 要去美国。金子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和美国罗斯福总统是同学,他有很多美国朋友,人脉很广。伊藤看重的就是这一点,他希望金子贤太郎利用美国的人脉,做美国的舆论工作,让罗斯福为日本所用。

明石元次郎

明石元次郎的任务就是在俄国从事间谍活动扰乱俄国后方。山县有朋投入巨大国家预算支持明石元次郎的间谍活动。明石元的情报非常有价值,比如日本得知了日俄战争中,随着俄国节节败退,俄国民众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样必然导致俄帝国无法继续战争。

不仅如此,1905年1月22日的俄国的发生“流血的星期日”事件中,其煽动者就是明石元次郎。其中明石元次郎还和列宁有过会面。”流血的星期天“影响很大,其中民众反对,军队起义等事件给当时正在和日本交战的俄国来说十分不利,虽然最终革命失败,但是1905年革命使俄国工人阶级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锻炼,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了总政治罢工、武装起义等斗争方式,创立新的组织形式-苏维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总演习,为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创造了条件。

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得知明石元次郎的成果时,称赞明石元次郎一人顶得上满洲的20万日军的战果。

明石元次郎作为日本间谍第一人,不仅正在日本,在世界上评价也很高。按照日本人的观点,如果没有明石元次郎的谍报活动,或许日本无法对俄国取得胜利。

高桥是清

高桥是清在日俄战争后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日本或许无法对俄进行决战。尽管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从清朝那里勒索了两亿两白银,但是日本几乎都用在了军事上,对俄作战所需的大笔金钱,日本其实没有。日本该怎么办呢?这个难题由高桥是清解决了。他准备在伦敦和纽约发行日本国债,借英美的钱,又进一步让英美的利益和日本紧紧绑在一起。他的计策不可谓不精明。

可是在债券市场,日本是小国,想在英国和美国发行债券,其实并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桥是清找了对俄国有反感情绪的雅各布·希夫(Jacob Hirsch Schiff)。

雅各布·希夫是出生在德国的美国银行家,是当时美国华尔街的大亨之一。不仅如此,他还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关系密切,所以说他的实力和影响力都非常大。由于俄国迫害犹太人,这引起雅各布·希夫了极大愤怒,加上”日英同盟“作为背书,加上战况有利于日本,雅各布·希夫最终买了日本的债券。雅各布·希夫是虽然是慈善家,但是买日本债券这事上,的的确确狠狠地赚了日本一笔。

金子贤太郎

金子坚太郎深知在国力上正在赶超英国的美国做朋友,这是多么的重要。金子坚太郎对美国罗斯福总统游说,又通过公开演讲形式诉求日本的战争具有”正义性“,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舆论。可是美国支持日本,并不是因为金子坚太郎能言善辩,而是日俄战争确实符合美国的利益,只是美国和英国一样没有想到日本真的会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焦躁的日本人终于开战了。

日俄战争主要分三部分:旅顺攻坚战,奉天会战,日本海会战。

旅顺攻坚战
旅顺当时被俄国占领,对日本来说,不攻下旅顺,登陆中国东北简直是痴人说梦。虽然刚开始日本突起旅顺成功,虽然仁川海战、鸭绿江会战和辽阳会战连战连捷,但是旅顺港日本人却迟迟没有拿下。1904年2月日本突袭旅顺,到了夏天仍然处在胶着状态,与此同时,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出发逐渐接近日本,一旦波罗的海舰队和旅顺港的俄军合击日本,那么日本将会非常不利,于是日本非常焦躁。此时,日本大将乃木希典的不顾伤亡不计成本式对旅顺进行三次强攻,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挥权,暂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指挥。

大山岩

儿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乃木,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

儿玉源太郎

奉天会战。

奉天会战时日将军的会晤图

1905年2月21日到3月10日,在18天的时间里,日俄在中国东北大地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奉天会战“,其中日本出动24万军队,俄国出动36万军队。看起来俄国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可是为什么俄国会失败呢?

上面写道”流血的星期天“事件,对俄国影响很大,极大影响力俄国军队的战斗力;俄国90%的军队都在欧洲,离战场太远,西伯利亚铁路线还没有完全建好,严重制约了俄军后勤。日俄激战中,尽管日本军队几乎将要到达崩溃的边缘,但是仍在咬牙坚持。激烈战斗让俄国军队出现混乱,双方损失都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军队出现战略撤退。俄国撤退,日军没有去追,一是不敢恋战,而是也没有那个实力,怕夜长梦多。

至此,世界上普遍的共识就是日本军队打败了俄国陆军。但是事实却是,不是日本胜利了,而是日本没有输而已。尽管如此,奉天会战的战果让日本舆论为之热狂。甲午战争中,由于俄国等三国干涉,日本放弃了中国东北的权益,日本卧薪尝胆十年,终于打败了俄国,极大地壮大了日本的野心,日本整个日本社会的声音都要求继续会战,政府也做了进攻海参威的计划。但是事实上,这都是痴人说梦,日本根本没有继续战争下去的资本和实力。

尝到了战争的苦头的日本军队将领却不以为然,其中儿玉源太郎就说,要挑起战争,同时就必须考虑如何结束战争!

得到大山岩的命令后,儿玉源太郎回到日本,和海军山本权兵卫大臣一起,主张和谈。这个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调停,可是俄国虽然承认了奉天会战失败,但是拒绝了和谈,原因就是俄国还有波罗的海舰队这张王牌。

日本海会战
波罗的海舰队原本驻扎在北欧的波罗的海,日俄战争开战后的第三个月,也就是1904年5月,才接到命令去东亚作战。由于准备不足,到10月才出发。当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北极也没有通航,波罗的海舰队要来东亚,必须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后才可以到达日本海域。可是远水不解近渴,波罗的海舰队要到达战场,需要半年的时间。

波罗的海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非洲航路的炎热酷暑,俄国军队不适应。更致命的是,由于日英结盟,大英帝国在全世界都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俄国途径的港口得不到有效补给,船员甚至有自杀和逃亡的现象。尽管如此,最终,波罗的海舰队还是到达了日本海领域。

波罗的海舰队是当时俄国的精锐部队,也是世界上先进舰队之一,日本不敢掉以轻心,日本必须举全国之力战胜波罗的海舰队。日本紧急以山本权兵卫为中心增强海军,让日本的联合舰队实力和波罗的海舰队实力相当。

1905年5月27日,在日本海,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领下,日本海军战胜了波罗的海舰队。战争开始30分钟后,就基本上决定了胜败。波罗的海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21艘战舰被击沉,死亡4800人,6100人受伤(数据来自日本资料),相比之下,日本舰队几乎没有受到破损,仅死亡100人左右,可以说日本完胜波罗的海舰队。

这样的战果让世界为之一惊,英美开始对日本戒备,深受俄国打击的土耳其等国欢欣鼓舞,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日本了。

东乡平八郎一举成为世界级将领,被日本人称为”军神”,由于他是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所以他又被称”东方纳尔逊”。

波罗的海舰队失败后,俄国接受失败这个事实,接受美国调和。俄日两国代表在美国的朴茨茅斯签署了《朴次茅斯和约》。

签约时的参会人员

合约主要内容如下:

1: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权益。

2:日俄两国军队从中国东北撤军。
3: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领土割让给日本。
④ 中国东北的铁路以及煤矿租借权割让给日本。

⑤ 中国辽东半岛租借权割让给日本。
⑥ 俄国海岸渔业权给日本人。

但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引起了日本舆论和狂热分子的极大不满和反对。死伤了那么多人,也没有得到俄国的赔偿金,这让不明就里的日本狂热分子上街游行抗议,1905年9月5日还出现了死亡15人受伤500人的“日比谷烧打事件”。不得已日本政府实行戒严,出兵镇压。

日比谷事件图

日本不是不想跟俄国要赔偿金,而是不敢要;要了,俄国也不会给。日本政府很有自知之明,他们深知,日俄战争,虽然说是日本战胜,但是这对日本来说是举国之战,可是对俄国来说仅是局部战争而已,日俄综合国力还是相差甚远的。

日俄战争的影响的结果很大:

1:工业革命以来,黄色人种第一次战胜白人国家。这是世界大新闻。这给了日本巨大的侵略勇气,让日本继续走向一战和二战提供了自信。日本越来越疯狂。

2:俄国转向巴尔干半岛,埋下了世界第一次大战的种子。

3:俄国罗曼若夫王朝岌岌可危,为日后俄国十月胜利创造了条件。

4:日本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权益,一方面日本成为和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新兴帝国;另一方面清王朝更加风雨飘摇, 1911年中国迎来了辛亥革命。

根据朴次茅斯合约,日俄两国军队都要从东北撤军,可是日本并没有撤军,依然留在了中国东北。军队不仅留在了东北,日本还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日本在中国东北(满洲)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到底干了什么?接下来我会继续写这方面的文章。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喜欢。谢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点赞 0

Russia

老彭,远东文化研究学者,远东网联合创始人,哈尔滨露西亚文化沙龙创始人。哈尔滨俄侨瓦莉娅的学生,大话哈尔滨后援团成员。微信:ALKXYF1963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日俄战争】清朝末年的日俄战争始末